专业配资服务连绵的秋雨刚刚停歇下来
灞上秋居马戴
灞原风雨定,晚见雁行频。落叶他乡树,寒灯独夜人。空园白露滴,孤壁野僧邻。寄卧郊扉久,何年致此身。
【译文】
灞原上的风雨告一段落,黄昏,举头见雁行频频飞过。
是他乡的树上黄叶飘堕,孤独的夜里,我对着昏淡的灯火。
空残的园林滴着秋露,一派萧索,只有游方的僧人偶尔为邻,居处寂寞。
我寄居京郊的日子已经很多,哪一年才能一展怀抱将君王辅佐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王士祥解读我们常说,诗歌是“穷而后工”,诗人在现实中的困顿不得志确实有助于诗意的凝练,让诗句更富有感染力。“悲士不遇”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主题之一,如果再赶上萧飒的秋天,满怀的凄凉就会化作无尽的愁思落寞,而这些,都让马戴遇上了。马戴为了实现人生价值,进京应试,结果进身无门,寄居灞上,在萧瑟的秋景中写下了凄苦的《灞上秋居》。
作者首联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萧瑟的灞原秋景。一场秋雨一场寒,连绵的秋雨刚刚停歇下来,天空的大雁便开始南征。“频”字用得好,有两层意思,一是雁群多,总有雁群从头顶飞过;二是飞得急,如同行人赶路寻找投宿之处一样。雁的意象在古诗中总是蕴含着思乡的情结,看着频飞的雁群,作者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,于是“落叶他乡树,寒灯独夜人”自然而然就出来了,这两句话非常耐人寻味。秋季黄叶飘落本属再正常不过的事,可作者偏偏用“他乡”来修饰,叶落归根的实景就透露出了传统的文化寓意。漂泊在外的人常有一种孤独感,尤其在这寒灯如豆的夜晚,孤独感更浓重。一个“寒”字已经让诗句跌到冰点,作者竟然又用了个“独”字,两个字互相映衬,因为寒而更觉孤独,由于孤独而倍觉寒意,使主人公内心的凄苦更深一层。
因为“寒”“独”,作者长夜难眠,充分感受到了夜的寂静,就连露珠滴落的声音都那么清晰,不禁让人想到孟郊的“冷露滴梦破”,是写夜静吗?是借夜静烘托人的孤寂。作者接着告诉我们,隔壁有僧人为邻,既然有邻,何来孤独?邻为空门人物,色即是空,有即是无。随着近乎压抑的描写,结句喷薄而出:“寄卧郊扉久,何年致此身。”孤独寂寞、怀才不遇,化成了压抑不住的满腔感慨,一个为命运拼搏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,既让人同情不已,又令人生出敬意。所以这首诗全写真情实感,朴实无华,却有震撼人心的穿透力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忠琦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个人代理-股票配资宝-按天配资利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配资网网站整体高度 115.5mm
- 下一篇:没有了